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
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 何小玲
7月24日,市委颁发了《中共绍兴市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绍市委发[2012]78号)。市委文件深刻阐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工商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五个方面的职能作用,并对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新举措、新要求。颁发市委文件,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6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2011]51号)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全市工商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工商联要认真组织学习,大力加强宣传,把学习贯彻文件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联工作的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采取有力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为进一步推动市委文件的学习贯彻,我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谈点粗浅体会。
一、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新的社会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动态发展的新兴社会群体,自身构成多元,素质参次不齐,思想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十分明显。有少数人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偏差的问题。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任务十分艰巨。
工商联要通过教育培训工作发挥引导作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制定教育培训规划,丰富培训内容,把握培训重点,创新培训载体,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工商联要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发挥引导作用。将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吸收到工商联组织中来,对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并逐步扩大其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渠道。密切联系,注重人文关怀,提供有效服务,加强跟踪培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工商联要通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引导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康向上、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努力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判断是非的标准、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义利兼顾的实践者,依法经营的自律者,共同富裕的促进者。工商联要通过深入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引导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的优秀建设者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身上的集中体现,也是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要大力弘扬优秀建设者精神,大力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努力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他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
二、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桥梁作用
工商联是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工商联作为党的统一战线组织,自成立起就是人民政协的一个重要界别。长期以来,工商联参加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密切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了解他们的意愿要求,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在促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商联要密切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联系,建立健全联系机制,通过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及时、全面、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并通过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提交团体提案、报送情况反映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工商联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建言献策水平,鼓励、引导他们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工商联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事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踊跃投身光彩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情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加大对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
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既是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又是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商联商会职能的逐步发挥,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作用。近年来,我市工商联组织在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提案、议案、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建言献策;积极引导企业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开展银企对接、科技进步奖评选表彰、区域经贸交流和人才招聘等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学习考察,协助政府健全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机构,调解企业民商事纠纷,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
工商联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助手,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将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馈给政府,并对政府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非公有制企业争取更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创设服务载体、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政策咨询、人才培训、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法律援助、对外联络等商会职能,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息、法律、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帮助企业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充分发挥工商联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行业协会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组织338家,其中行业商会(协会)203家,基层商会75家,异地商会60家。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丰富和强化了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工商联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在加强对商会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育发展力度。在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乡镇(街道)、产业集聚的行政村(社区)、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建立基层商会,在市内、市外指导组建异地商会,会同外侨办、侨联等部门组建海外绍兴商会。要指导和推动商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的作用。
五、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作用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经济总量,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但与此同时,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纠纷比较突出,仍然存在着企业劳动合同制度执行不规范,社会保险参保面不够广,执行休息休假制度、支付加班工资不到位,企业劳动保护措施不够落实等问题。近年来,工商联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做了大量工作,在构建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工商联引导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自身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顾大局、讲奉献,自觉坚持不裁员、不减薪,积极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用实际行动为党和政府分忧。
工商联要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其他有关企业方代表一道,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和调处劳动争议。工商联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正确处理投资者利益和劳动者权益的关系。工商联要引导非公企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尊重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工商联要会同有关单位深入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01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