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服务

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系统总经理闫晶:以营商环境评价为支撑 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信息来源:市工商联 发布日期:2019-11-07 浏览次数: 字号:[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既是创业就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支撑。并且,民营企业发展越快,对营商环境依赖性越强。因此,打造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标准的保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大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一直以来,全国工商联致力于促进“两个健康”,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全国工商联既是营商环境改革的推动者,又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实干家,既有高瞻远瞩的全局意识,又有靠前服务的责任意识。尤其是面向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全国工商联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开通“民企诉求直通车”、组织开展民营企业问题案例大排查、成立法律维权服务中心、承办民营企业维权个案,还是积极参与立法协商,协同推进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都呈现出更接地气、更解渴、更落地的特点。

    国务院近日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发挥营商环境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全国工商联《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的推出恰当其时。其评估体系经过专家组多轮论证,体系周全、结构严谨。调研依托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系统和国内知名企业家服务平台正和岛的会员体系展开,样本量超过4万个,数据真实可信。从评价结果的来看,该项研究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了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

    一是以企业为中心。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企业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主体,也理所应当是营商环境的评价主体。《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将“民营企业获得感”作为衡量营商环境改革的最终尺度和评判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向对不对,措施准不准,成效好不好,让民营企业来发言。整体来看,本次全国样本企业中超过半数对当地经济前景和本企业盈利前景保持高位信心。同时,其对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评价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这就说明,民营企业对于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逐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高度认可,获得感明显。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改革源于问题,问题是改革的导向。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法是否管用,举措是否得当,取决于是否抓到了问题的要害。《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不仅通过全面的指标、科学的方法采集了真实的企业评价,还进一步对问题进行了深度挖掘及溯源分析。以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问题为例,调研发现融资难的主要矛盾不在于供给规模,而是供给结构。为此,报告详细分析了“企业融资渠道需求偏好”与“市场性融资渠道供给偏好”“政策性融资渠道供给偏好”之间的错位,为下一步融资问题的攻坚克难提供了新的政策视角。

    三是以创新为驱动。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营商环境本身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相当大的可变空间,能够为正向的革新张力提供足够空间。国务院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整体思路就是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作为纲领和指引;另一方面将各地在营商环境领域的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方法。我们关注到,在全国工商联《2019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课题组对于各地营商环境体制、机制创新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例如,金融创新服务中,特别关注了纾困专项债、绿色债、专项债等金融支持工具的落实情况;在企业维权中,特别关注了维权的多元化渠道;政务服务中,特别关注了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市场监管中,特别关注了清单式管理和“双随机一公开”的落实情况等等。从企业的评价来看,这些新的体制机制举措已经推出,但是在实践中还需要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落实机制,才能实现早落地、见实效。                                            (转载自《中华工商时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